1.
出門前先塗抹防曬出門前20分鐘,就應該先將防曬乳均勻塗抹於臉部、頸部、手臂與其他外露部位。讓防曬成分充分附著在皮膚上,形成穩定的保護膜。臉部建議使用量為每次約「十元硬幣大小」的份量,不要吝嗇使用。
2.定時補擦防曬
防曬乳的效果並非一整天持續有效。若在戶外活動時間超過 2小時,因流汗、出油或擦拭,防護膜容易被破壞,建議立刻重新補擦一次,可隨身攜帶小瓶防曬乳或防曬噴霧,方便隨時補強。
3.選擇合適的防曬係數
選擇選擇 SPF30-50、PA+++ 以上的防曬產品;可依膚質選擇乳液型、凝膠型或防曬噴霧,油性膚質可挑選清爽型、不致粉刺配方,乾性膚質則可選滋潤型防曬。
4.避免強烈日照時段
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段,建議儘量避免外出;若必須外出,務必加強防曬、戴帽子與太陽眼鏡。
5.攜帶深色雨傘防曬
無論晴天或下雨天,外出時可攜帶深色或有抗UV塗層的陽傘,深色布料可有效吸收紫外線、減少照射。此外,寬邊帽或長袖衣物也能提供額外防護力。
6.室內也要防曬
許多人以為待在室內就不需要防曬,其實UVA能穿透玻璃窗,長時間靠窗或使用電腦、手機等光源,也可能導致皮膚光老化。建議白天在窗邊工作或開車時,仍應塗抹防曬乳,或使用抗UV窗簾、隔熱貼膜輔助。
7.注意飲食影響光敏感
有些食物會提高皮膚對光線的敏感度,如:芹菜、香菜、九層塔。食用後若接觸陽光,容易出現色素沉澱或曬斑,建議若吃這些食物後,外出務必加強防曬或撐傘遮陽。
若想讓膚色更白皙,建議避免攝取β-胡蘿蔔素含量高的食物,如:紅蘿蔔、南瓜、木瓜、奇異果、柑橘類…等。